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 > 正文

报道:谭胖:黑产、沉迷和执念,“羊了个羊”为何成了“过街老鼠”?

2022-09-30 16:57:11来源:靠你了谭胖  

有人一口咬定,“羊了个羊”是一款欺诈游戏,理由是这游戏只有两关:

第一关你不可能死;


(资料图)

第二关你不可能活。

很多人在这款游戏里“消”到最后只剩几层的时候就死了,他们认为自己操作有问题,然后不断琢磨攻略,不断重来,然后不断投入时间。此时所有人的心态是——

既然已经花了十几分钟消牌了,第二关也完成了99%,还差一点点就可以通关了,怎么可以放弃?

这个心态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沉没成本”在游戏中的折射效应。

“沉没成本”心态可以是感情中的执迷不悟,也可以是赌博中的天命所归,还可以是生意中的孤注一掷。但我觉得“羊了个羊”给出了一个暗示:

快来,就差这一点,加油!

我认为这就好比恋爱中遇到渣男渣女时,每当纠结时对方都会暗示“再有一点你就能得到我了”差不多。所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完了一把“羊了个羊”,果然契合我的理论。

在好几次的消牌中,每当我有放弃的念头时,界面分明显示:

快!马上就搞定了!

这种刺激人类胜负欲并产生“志在必得”的心理暗示让我在纠结了许久后,果断退出。

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一个拧巴的人。

爷不玩了。

谁爱玩谁玩。

1

这两天关于“羊了个羊”的负面新闻特别多。

一会儿说玩游戏时点了网贷,一会儿说小广告陷阱让自己稀里糊涂丢了钱。还有人向媒体吐槽玩游戏十几个小时结果喜获腱鞘炎。

于是关于这款游戏的风向变了,早前时候听说设计者一夜暴富,大家都在赞叹一个财富神话的书写新方式,随后有人跳出来表示担心“玩物丧志”,毕竟几亿人都在那些天里疯狂地研究通关,无暇分心再做其它事情。

不过我终究觉得有些言过其实。

首先,担心的人实在是太低估大家喜新厌旧的程度,一款小游戏其潜藏的胜负欲能激发难得的斗志,新鲜、好玩,有正经事做的人顶多花半个小时领略一番后会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大可能把它当成人生毕生的追求,那种心态太魔幻,我想象不到。

其次,至于说植入游戏中的黑产和因为玩游戏过度导致的腱鞘炎,这个就更有话说了——

中招的有几个是正常人?

要么是精神极度空虚,要么是钱包极度空虚。

我肯定承认“羊了个羊”如渣男渣女一样的暗示效应,但这不代表它不应该存在。相反,这是人类在面对“沉没成本”时的选择。就像我初试一把后,决定果断放弃及时止损,花在游戏上的时间够多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不会无聊到为了一款游戏放弃了我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一夜之间,仿佛世上所有的恶俗都要攀扯它呢?

只能说“明星效应”太强。

2

浪费时间、广告陷阱、网贷绑定、有害健康……

都不是“羊了个羊”的原罪。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前阵子听说“剧本杀”产业有向软色情方向发展的趋势,套路一般是经营者雇佣一些“杀托”妹子陪客人玩,情节中再植入一些“擦边球”,到了那个情节就有些搂搂抱抱,一来二去让人觉得乐不思蜀,于是有人就牵肠挂肚地经常去玩剧本杀,希望能跟陪玩的女孩更“近”一步。

然而“剧本杀”有错吗?

它挺益智的。我觉得有些情节编排比咱们国内的一些编剧水平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

只是“人”的因素导致了这种社交活动变了性质。

“羊了个羊”也一样。

好奇者会浅尝辄止,比如我,我在确定反正我通不了关后就果断放弃。

虽然我无法收回浪费的时间,但我有能力阻止自己再继续浪费时间。

空虚者会执迷不悟,比如上述“黑料”中的男女,连玩游戏都能中招,可见平时的生活该有多空虚。而且作为一个经营者,我确定这些人平时工作估计也不会太优秀——

能跟游戏较劲的,不是巨婴就是弱智。

恰好最近我读到一段话:

交朋友或找对象,一定要观察TA的工作表现,有的人工作很出色但人品不行,属于有才无德,不一定靠谱。但是工作能力很差的人一定不靠谱。

同理,跟游戏较劲的人一般不会有太多心思做别的事情。

如此说来,“羊了个羊”也算是一种识人“过滤器”。

3

结 语

所以在“羊了个羊”究竟是缺了大德还是益了大智的问题上无需过于较真。

它只是日常生活的小点缀,过一阵子连点缀可能都算不上。

只有痴人和妄人会在游戏间兴风作浪。

游戏本身没有问题,设计它的人深谙普通人的执迷不悟,可能也知道对于精神世界充实的人而言,它不过就是一个小玩笑。

发生在它身上的脱离于游戏本身的荒诞,只能说明社会的多元性和物种的多样化。

它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无聊、空虚、寂寞得以聚集的新的出口。

也是一些试图诱惑愚人犯傻的机会主义者们兴风作浪的契机。

从这个层面上解析的话,它还真的挺“益智”的。

~END~

标签: 欺诈游戏

相关阅读

热点
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