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 > 正文

教练我想看“灌篮”,两季都不够的那种

2022-02-21 22:42:02来源:秋风穿尘过  

原标题:教练我想看“灌篮”,两季都不够的那种

原创: 谢明宏 娱乐硬糖

赛制革新,变了玩法。竞技升级,变了模式。除了名字,基本想不出还有什么是《灌篮2》不敢变的。

但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改变在新鲜感外又有“似曾相似燕归来”的熟悉感。玩法在变,模式在变,唯有篮球永恒,只有热爱不灭。在第二季的新面孔背后,依旧是令人动容的追梦赤子心。

作为一款典型的成长系综艺,不仅球员在成长,节目在成长,就连观众也在潜移默化地成长。以前看比赛只会喊“好球”,现在嘴里却能拽出一大堆震撼小伙伴的专业词汇。什么干拔跳投、指尖挑篮、单人强突,全都信手拈来。《这!就是灌篮2》打破了体育和综艺的次元壁,让人看篮球,懂篮球,既而更爱篮球。

在其他综N代找明星造话题买热搜的“疯狂自救”下,《这!就是灌篮2》展现了惊人的冷静。除了“热爱篮球”的内核不可改,其余皆可抛。“变与不变”之间,它找准了品牌综艺长青的定位,也为综N代难题给了一份落到实处的标准答案。

全新赛制,颠覆玩法

而比球员对抗更激发荷尔蒙的,是球队之间的宿命较量。追梦队的三次外战,通关难度逐级推升。华侨、筑波、红星各有特点,但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激发战斗力的“最强假想敌”。

高燃竞技,热血不改

以球员为“本位”的《这!就是灌篮2》,勾画了他们清晰完成的成长线。选手们走上赛场,或追逐梦想,或填补缺憾,或撕掉标签,或穿上战袍。这其中的竞技本质和职业精神,是体育综艺最迷人的“魂”。

《灌篮2》告诉我们:头衔皆虚,唯真永恒。谁来参加节目之前,没在江湖里“小有名号”呢?一方霸主,选拔尖子,天赋球手,来到《灌篮2》的最大收获恐怕就是“和过去说再见”。不管是谁,都要放下曾经的功劳簿和荣誉榜,一分两分三分地从头打起。

《灌篮2》也告诉我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节目从头至尾都在践行“无兄弟,不篮球”。对战红星,王少杰两次带病请缨,朱松玮犯满罚下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张梓袆在焦灼时刻单刀直入振奋队伍信心。

《灌篮2》还告诉我们:亦师亦友,终生不忘。铁面教练王仕鹏“外冷内热”,尽管对球员日常严厉,但他的内心一直压抑着关怀。拿下红星队后,王仕鹏再也无法隐藏慈父属性,对球员深情告白:“从来没有表扬过你们,你们都不知道你们有多优秀。”

从对曹芳劈头盖脸的狠批,到最后“刚才那球传得漂亮”的由衷夸赞,我们是看了一部“中国式父子剧”吗?而当曹芳轻描淡写地回“我知道”的时候,完全可以想象他内心的狂喜。

球员更像是自家孩子,王仕鹏教给球员的精神财富远远地超越了“篮球场”。《灌篮2》“亲如一家”的氛围,既温暖了观众也构建了节目的人文关照。

打破魔咒,再续辉煌

综N代再而衰三而竭,不再成为爆款的现象,被业界称为“超级模式的终结”。这纵然与观众娱乐内容选择指数级增长有关,综N代“吃老本”和故步自封的保守倾向,也不容忽视。

面对首季的巨大成功,综N代们的“路径依赖”都非常严重。一个落水的游戏玩了几季还在玩,老MC无法常驻、新MC又无法融入,强行的上价值和添加社会议题使得趣味大减,煽情又煽到故事大同小异。看似积极抢救,实则中年无助。

一方面,旧模式具有太大诱惑。另一方面,革故鼎新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风险。如此看来,《这!就是灌篮2》是抱着“向死而生”的勇气的。但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它的改版看似铤而走险,实则稳操胜券。

《这!就是灌篮2》的成功源于“三驾马车”:市场的深度洞察力+打破综N代魔咒的勇气+底蕴深厚的实力。

《灌篮2》的改版,不仅对自己狠,还直接堵了同类综艺的路。所谓“像灌篮者死,学灌篮者活”。现在的观众都是“火眼金睛”,节目有没有干货,嘉宾到底爱不爱这项运动,球员是不是来玩票的,半期下来就看得透透的。挂羊头卖狗肉,你糊弄观众,观众自然也糊弄你。

而最终,一切还是要落到内容至上,实力说话。

变者存,不变则亡。《灌篮2》不仅为垂直类综艺树立了范本,更为综N代困境提供了破局之道。宛如新生的第二季继续保有了市场对“灌篮系品牌”的高期待,也让人对第三季的归来充满好奇。试看这个“最懂篮球”的综艺,还能创造何种神仙操作?

标签:

相关阅读

热点
武侠